首页

优美足网宠儿

时间:2025-05-29 12:26:43 作者:2025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845起 浏览量:62460

  “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受一次采访时曾这样说。

  岁月奔涌,丹心如一。2022年10月,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因为心中常有牵挂,所以“时时放心不下”。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

  “时时放心不下”,是初心坚如磐石,虽经沧桑风雨而始终不变。

  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在近千米深的地下矿井里,同工人们合影——这张照片,生动记录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长广煤矿调研的情景。

  那是2005年春节前夕,在慰问困难职工后,习近平同志坚持下井看望矿工。井洞里,巷道高低不平,身材高大的他,弓背弯腰走了1500多米。

  正在采煤的工人听说习近平同志下井来看他们,十分惊讶,纷纷围拢过来。习近平同志说,对煤矿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让大家高高兴兴下井、平平安安回家。

  “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2015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在福州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把抓“菜篮子”作为一件大事,每天看菜价。小小绿叶菜,盛着民意,连着民心。

  “当地叫‘三日不见绿,两眼冒金光。’能不能吃上菜就是政治。现在我们有一些在基层的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这是不行的。”2023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始终关注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为“时时放心不下”的最好注脚。

  “时时放心不下”,是不忘居安思危,直面困难挑战,不负人民重托。

  “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亿万人民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在青海,嘱托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山西,强调“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在山东,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次次考察,一句句嘱托,化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沉甸甸承诺。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创造了“枫桥经验”,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提供了重要启示。

  2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必须相信依靠群众,在执政为民中践行根本宗旨”;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心系基层治理,时时放心不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了解民意、有效凝聚民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时时放心不下”,是精神永不懈怠,保持赶考清醒,接续奋斗前行。

  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陕西延安考察。

  在南沟村果园,从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到村民收入,再到如何发展苹果种植和其他产业等,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家一户的小账本,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新征程上,初心如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嘱托,也是一个百年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底气所在。

  策划:田俊荣 刘晓鹏 杨学博 姜赟

  统筹:李翔 余荣华 曹磊 朱利

  文字:杨学博 崔璨

  视频:林渊 赵明琪 池骋 张雪琛

  海报:王宇峰

  校检:朱利 吴玥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萍萍: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

每逢周一,宁夏银川市长城花园社区58岁的居民苏芳都会来到社区“才艺堂”,和“抱抱团”的成员一起学剪纸。“周一剪纸,周三跳舞,我一次不落!”她笑着说。

深圳优化调整购房政策:离异三年内再婚或复婚家庭购房,按照现有家庭的房产套数计算

另一方面,澎湃新闻记者还对比了今年前8个月的单票收入发现,通达系均在年初的1月同比有所上涨,自3月起单票收入同比逐月下滑。

甘肃文化品牌:一台《丝路花雨》,让敦煌文化艺术“火” 起来

二是进口来源多元化,调节弹性提升。多年来,美国和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的主渠道,占比超过90%。2023年1月至8月,美国和乌克兰仍是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国,但9月至12月巴西玉米大量到港改变了这一格局。2023年全年我国自巴西累计进口玉米1280.6万吨,远超年初500万吨的预期,占我国进口玉米总量的47.2%,其中,9月至12月累计进口1028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80.3%。巴西取代美国,成为我国2023年最大的玉米供应国。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我国从保加利亚、俄罗斯、缅甸、南非几个国家进口玉米总量158.1万吨,同比大增263%,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5.8%,进口来源趋于多样化。

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指引来了

其次是实施技工教育与制造业共同成长工程。包括实施示范性产教评技工院校创建计划。实施省级优质专业培育计划。分批次扶持建设100个以上与制造业当家紧密对接的省级优质专业。实施技工院校名师领航计划。实施千名学制技师培养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均可依规培养学制技师。扩大试点专业范围,到2028年培养1000名全日制学制技师。

东西问|班玛更珠:65年前,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百万农奴站起来》?

在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日常食物被分为5层,其中主食类占据最底层,摄入量最大,意味着主食是平衡膳食的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